[置頂]

書單: 安迪葛洛夫:Only paranoid survives.

May 22, 2008

台大電纜故障 造成ptt連不上?

下班回家之後到現在ptt 都連不上
剛才看了信箱
才發現可能是這個原因
 
系上工作站也關機了
 
---此次停電原因為台大電纜故障, 搶修時間較長.
為延長系上發電機供電時間, linux1-4 以及  bsd6-8 亦將於 10 分鐘之內配合關機.
如有不便, 敬請見諒.
----
可能要到明天了吧
 

May 18, 2008

推荐閱讀「創新的兩難」

我真的很推荐你(有在看這個blog 的人)閱讀「創新的兩難」

其英文版是 1997年6月出版?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http://www.amazon.com/Innovators-Dilemma-Technologies-Management-Innovation/dp/B0015IZ2JK/ref=pd_sim_b_title_1
(這本有什麼不同 ?
http://www.amazon.com/Innovators-Dilemma-Revolutionary-Business-Essentials/dp/0060521996
The Innovator's Dilemma: The Revolutionary Book that Will Change the Way You Do Business )

中文版是 2004年 or 2005 年出版的

觀念還很新,值得看,值得思考。

 

May 17, 2008

知名公司RD小主管的文章

 
有許多寶貴的分享,值得一看

[轉錄]從交大這一班看轉變的工作觀

comment: 然而,我現在不認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這句話。
但深耕專業我深深認同.
 
---------
《封面故事》對公司忠誠的時代已經過去
從交大這一班看轉變的工作觀


1994年畢業的這一班,是科技新貴時代的見證者。


他們是員工分紅的最大受益者和受害者,過去十三年,為了工作,他們可以放棄愛情、睡
眠、甚至健康,現在,這群高科技業的菁英,正在重新思考,走自己的路。

文‧林宏達

他們,是一群交大電機與控制工程系八十三級的同學。他們考上大學時,科技業掀起一股
員工分紅熱潮。一九九四年,他們畢業時,台積電衝上每股近兩百元高價,電子股進入黃
金成長年代。這群同學,也成為「科技新貴年代」的見證者。

控工系,是電機系的一支,專攻系統整合,當時在交大是第四志願,這一屆學生約一百個
。他們在學時,半導體並不熱門,即使系上開了IC設計等相關課程,卻冷門的很,當時他
們認為,「最好的出路除了去外商,就是創業,生產電子產品,」現任知名IT企管顧問
公司Accenture執行副總經理的薛人禎說。

然而,員工分紅的人才磁吸作用逐漸擴大,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現在,他們同學中,三十個在台積電等晶圓廠上班,三十個同學在聯發科、瑞昱等IC設計
公司,除了少數留在外商或跳到金融業的人,七成的人都留在科學園區。這群三十六、七
歲的同學們,有些人已經擔任協理以上管理職,年薪一、兩千萬以上(加上股票)。

命運推著他們走…… 員工分紅誘人,七成學生進了園區

「畢業之後,影響我們每個人際遇最大的,其實是命運。」系友之一,在台灣前五大IC
設計公司擔任行銷經理的Tom說。

「我考進交大時,宿舍後面還是一片營區,每天晚上都還聽得到晚點名的軍歌聲。怎麼也
沒想到這片軍營會被剷平,蓋滿一間間的IC設計公司,」薛人禎說。

當時,他們就像一般大學生一樣,忙著打球、考試,有空參加舞會、聯誼。剛畢業時,大
部分人到生產數據機、不斷電系統等電子產品公司上班,「只有一、兩個同學,到當時還
在起步的台積電上班,」控工系畢業,目前在外商電信公司當經理的郭獻哲說。

但畢業兩年後,他們開始感受到員工分紅的威力。同學會時,台積電的同學得意的說,他
們一年的薪水加股票紅利有兩、三百萬。因為當時台積電股價高,員工又只有三、四千人
,每個人都可分到可觀的股票。

「那個時候,我們都以為這群同學,會是同學中最有錢的人,」Tom說。「說不羨慕,是
騙人的,」同學會時,他們成為最受歡迎的人,大家都圍著他們說話、打屁,「希望藉著
同學的介紹,能進到晶圓廠工作。」

當時,台積電每年員工分紅後,布告欄還會貼出團購賓士、BMW的公告,有一段時間,台
積電福委會還能用八八折的低價拿到SOGO禮券,比貴婦團拿到的折扣還低。

但產業更迭速度很快,短短六年,晶圓廠的光環逐漸褪去,IC設計公司成為新的富豪製造
機,威盛、瑞昱、聯發科輪番大漲,「開始有同學說,我再拚幾年,就要退休了,」Tom
說。

他的另一個同學阿杰,就是在學長介紹下,誤打誤撞了進了當時某IC設計大廠。「我研
究所畢業的時候,景氣不好,晶圓廠凍結人事,剛好有學長問我對IC設計有沒有興趣,我
就去了,」他笑著說,他工作的那幾年,一年曾經領超過三十張股票,換算年薪超過千萬
,同學們笑著估計他現在的身價早已逾三千萬元。

另一個同學也在學長的介紹下,從不斷電系統公司跳進聯發科。「當時我們根本不知道聯
發科是做什麼的,」郭獻哲回憶。但是這個同學的女朋友,竟在他跳槽的那一年,被中國
信託的主管追走。沒想到,也在那一年,這位同學被分配到DVD晶片的研發團隊,從此年
薪跳上千萬,成為名副其實的科技新貴。

「在IC設計公司,用三年一千萬,甚至三年三千萬的價碼綁人,是很常見的現象,」Tom
說。 「用力工作十五年」,快速致富,然後退休,成為當時科技人的工作觀,雖然只有
少數人能真的達成目標,但這個夢想太過誘人,變成年輕人認同的主流價值。

財富只屬於少數人…… 時機有差,真正賺大錢的不到一半

然而,剛從公司離職不久的阿杰認為,有沒有選到對的時機,進到對的產業,除了每個人
的技術實力外,也是命運的安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這麼優渥的報酬。

「曾經有一度,我們班上的首富是在威盛工作的同學,」Tom說,當時威盛股價最高曾到
六百零一元,「但是他不瞭解外面的狀況,以為股價會繼續往上漲,結果到現在,他手上
的股票一張也沒賣,人也還在威盛上班。」現在,威盛股價僅餘二十元。

「真正能賺到大錢的人,恐怕不到一半,」Tom說。很多科技公司的股價其實也只有十幾
、二十元,如果進錯公司,選錯技術,賺大錢的機會也很渺茫。即使進到宏達電等明星公
司,早幾年和晚幾年進到公司的人,分到的紅利也大相逕庭。

許多人隨波逐流,在追著股票跑的過程中,卻沒有累積自己的價值,「跳錯幾次,碰!就
不見了。」Tom說。

病痛,與高競爭並存…… 凌晨下班是常態,家庭、健康都賠上

不過,不管在哪一家公司,都得面對科技產業快節奏的競爭,每個人都要為分紅付出代價
。畢業四、五年後,他們同學會的話題,開始從拿到股票紅利的興奮,慢慢變成抱怨長時
間工作造成的病痛、討論哪一家公司比較操,「在IC設計產業,為了趕技術,待到一、兩
點是正常現象。」

「星期六、日,我們全公司都還在線上回電子郵件,因為也只有這個時間有空回信,」阿
杰說,「有些人甚至只看過自己的小孩躺著有多長,卻從沒看過小孩站起來有多高。」

工作的壓力,也讓許多人因此離婚,也有同學在領到高額分紅後,再也提不起勁來工作,
不知道自己該為何而戰。不到四十歲,憂鬱症、高血壓、脂肪肝、痔瘡等病痛都提早上身


「會造成這個現象,都是因為高度競爭,」阿杰說,「當你要生活品質,別人不要生活品
質的時候,你要怎麼競爭?」他舉例 ,IC設計產業是個贏家通吃的產業,能早一步設計
出產品的人,就可能因為一顆產品,席捲整個市場,但是,晚別人一步推出產品的公司,
不管投入再多,都會血本無歸。也因此,IC設計公司會用盡一切辦法,希望工程師能在最
短的時間內,設計出比別人更省電、功能更強的晶片。

他們被命運推到這個位置,只能拚了命的往前衝。「我們壓力最大的時候,就是把試產的
IC放上去測試的時候,」為了求順利過關,每試產一顆IC,他們都會拿著IC到園區水廠旁
的小土地廟拜拜,求土地公保佑。

「其實大部分園區的工程師,生活都很單純,」最近網路上有一篇名為「RD工程師的心
聲」的文章在竹科流傳,作者感嘆,為了研發,他加班到凌晨三點,三十六歲卻沒交過女
友,看著股票,他卻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但是,要他們不做IC,他們還能做什麼呢
?」阿杰說,有人形容,他們是一群住在辦公室裡啃垃圾食物,廢寢忘食的科學怪人。

不跟風,改走自己的路…… 遵循專長、興趣,路自然越來越寬

這群同學,有幸搭上員工分紅的浪潮,有機會比別人更快速致富;然而,他們也付出了比
別人更高的代價。一位曾經在聯發科任職,但後來離職的員工就曾經問自己:「人生在賺
了錢之後又怎麼樣呢?然後呢?然後呢?然後呢?然後呢?」他省思:「如果太執著在金
錢上面,人生會少掉很多機會。」最後,他決定離職。

問阿杰對現在畢業的學弟妹有什麼建議?他誠懇的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根據他觀
察,當你看到人多的機會時,那個機會就已經不再是好機會,唯有清楚自己的專長與興趣
,專注在該領域深耕,才有出頭的一天。

阿杰現在選擇了另一家IC設計公司。他說,「現在能吸引我繼續工作的公司,股票不一定
要多,但一定要給工程師發揮的空間跟好的教育訓練。」他成就感的來源,就是能設計出
比國外大廠更省電、面積更小的IC。

他也學會投資自己。每到下午,或週末,他還是會抽時間跟家人出去散心,遇到解不開的
問題,他也學會先放下,回家睡飽了再來過,因為透支自己的健康和家庭,你領的錢,其
實是在「透支自己的未來」。

Tom,則是用差異化走出一條不同的路。「我剛畢業的時候,是先到外商科技公司當sales
,一開始我覺得很丟臉,現在我覺得,還好我是走這條路,」他說,剛畢業的那幾年,他
聽同學討論技術問題,感覺越來越遙遠,他很沮喪。

後來,他定下心來,專心經營自己的行銷能耐,不被分紅報酬影響。根據在外商打下的地
基,他再轉戰本土IC設計公司,他帶著團隊幫公司找到機會,慢慢的,公司股價慢慢向上
爬,「我能把遇到困難的公司變成好公司,路自然越走越寬。」

他說,「如果我的履歷表上都是在股價高的時候進公司,股價低的時候離開,還有誰敢用
我?」現在,雖然分紅費用化的實施,讓大家面臨薪水打折壓力,但最近,香港、新加坡
的獵人頭公司卻紛紛開出高價挖角他。

「這些都是競爭對手來挖角,就算年薪加三成、四成,我也不會跳槽,」他笑說,「我現
在想要的,是更大的舞台,自己創業,」現在,他一點也不後悔當初沒去當研發工程師,
「我做行銷,只要能賣東西,我哪裡都可以去,」而且,這個工作正適合他喜歡跟人接觸
的個性。

中央大學人資所副教授林文政說,過去科技人拚幾年就可退休,因此,他們只注重對公司
忠誠,卻不投資自己的專業,「他們多領的錢,只是在賺未來的薪水,在預支自己的未來
。」但未來,黃金年代不再,用力工作十五年的快速致富價值觀,也不切實際,每個人必
須要投資自己的專業。

踏出校門後,你必須檢視所有事情,自己的價值、目標,什麼才是重要的事情?一旦你問
過自己這些問題,就必須找出一種工作方式,可以和「你是誰」緊密聯繫,然後投資,耐
心的等待開花。如此,在跑到終點時,才不會還在問:我到底為何而戰?
 

May 15, 2008

[Share] Beware the message sequence of DbgView

Dear all,

   You have to  know the behavior of DbgView.

   Assume I have one AP and one driver, the driver has a lot of debug messages.

   The AP also has debug messages.

   Assume there are too many debug messages so they can not read-time show in DbgView.

   But in Windows debugging mechanism, (or DbgView mechanism?), these debug message will not lose. They just appear in DbgView later.

   But please note their timestamp still keep the exact timestamp and DbgView will sort them by their timestamp!

   For example,

   In time 00:10, the DbgView look like that:

   00:08.00 [Driver] foo bar!
   00:09.00 [Driver] foo bar!
   00:10.00 [AP] foo your bar! Shut up!

   But if AP no longer output debug message, wait for a while, you will see a lot of debug message "inserted" between 00:09.00 and 00:10.00. Like that:

   00:08.00 [Driver] foo bar!
   00:09.00 [Driver] foo bar!
   00:09.01 [Driver] foo bar!
   00:09.02 [Driver] foo bar!
   00:09.03 [Driver] foo bar!
   00:09.04 [Driver] foo bar!
   00:09.05 [Driver] foo bar!
   00:09.06 [Driver] foo bar!
   00:09.07 [Driver] Ohla~Ohla~Ohla~Ohla~Ohla~Ohla~! (See comic "JoJo's adventure")
   00:10.00 [AP] foo your bar! Shut up!

   So, if your driver has a lot of debug message, wait for a while, wait until all its messages output!

Frank


 

May 13, 2008

有效的經營者 讀書筆記

[註:這是我一段時間前的讀書筆記,曾寄給一些朋友,現在放在blog上。]
 
『有效的經營者』是彼得杜拉克於1967年以前寫的書。
讀這本書時,我得到許多豐富的見識。
為了我自己的需要,我整理筆記;也同時寄給你們,或許能引發你們閱讀該書的興趣,或從筆記中得到幫助。
也許你沒有可以觀察的『組織』,或覺得以下這些跟你實在沒什麼關係,不妨可以想,你所管理的組織就是『自己』。
對於文中的"知識工作者", 我想,我們這些學歷在大學、大專以上的人,每個人都是"知識工作者".



// 本文
第一章
  1.為何需要有效的管理
  2.誰是"經營者"
  3."經營者"的環境是什麼
  4.有效管理的好處
  5.我們能學習有效性嗎

1.為何需要有效的管理
  有效性是"知識工作者"的特別技術
  二戰以前,組織的重要課題只是提升"體力工作者"的效率
  為"體力工作者"的量測體系不適用"知識工作者"\外人無法知到"知識工作者"是否有在『做事』\"知識工作者"士氣高低是依其完成的成果而定。
  "知識工作者"的產品是知識、構想、情報等無形產物
  『教育』是美國領先其他國的關鍵因素\富有社會才能負擔教育

2.誰是"經營者"
  "知識工作者", 若能對組織成果有很大貢獻,則他是"經營者".他必須能夠做決定。
  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是"經營者"
  工廠領班是"管理者"但不是"經營者"
  "知識工作者" 的工作用成果來測定。
  "經營者"不超過"知識工作者"的1/2
  本書的"組織"調查的對象包括政府、軍隊、醫院、企業

3."經營者"的環境是什麼
  "經營者"的環境使他們很難具有有效性
  (1)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
     被顧客、主管...佔據,使用在與效果無關的目的上
  (2)CEO的工作目標應負責公司全體經營、決定公司方針
     但就觀察到的現象,無法看出本質上何事重要,何事不重要
  (3)只有組織其他人活用"經營者"的貢獻,"經營者"才能夠有效
     (其他人也許是鄰近部門的人or 上司)
  (4)組織內部只有產生『努力』與『費用』\組織存在的惟一理由是『對環境的服務』
     組織愈大、愈成功,組織內部的各種事情就愈分散"經營者"的注意力、精力、能力
     重要的外界事情,是質的問題;不是"trend", 是"change in trends"
     這種"change" 必須靠直覺來感受。

4.有效管理的好處
  有效性可提高"經營者"的業績、成就、滿足感
  全能的天才是罕有的,一般人只精通某一方面
  不仰賴天才、不期待"經營者"的能力提高,要透過工作工具(就是『有效性』)的改進
  但是"經營者"仍須要知道相關部門在處理什麼、為何存在、與預計要做那些事

5.我們能學習有效性嗎
  對顧問而言,顧問不有效,就完全失去價值;其幫助的組織不有效,顧問就不有效。
  全世界的"有效的經營者"共通的只有一點:"完成應該做的事的才能"
  『習慣』,容易了解,但養成難
  要成為"有效的經營者",須培養的習慣
  (1)不斷注意如何使用自己的時間,有系統地管理可支配的時間
  (2)會問:『別人期望我的成果是什麼?』
  (3)做能做的事(針對自己、上司、部屬)
  (4)設優先次序,做最重要的,放棄次要的
  (5)做決定(『決定』就是,如何照正確順序採取正確步驟)
     不求快、多,重要的是少數基本決定


第二章
  1.佔據時間的各種要求
  2.時間診斷
  3.消除時間浪費
  4.合併自由時間

  時間是最缺乏的資源,所以是決定成果最有影響力的因素
  時間無法替代,且做任何事都會"花費"時間
  為了管理時間,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實際上如何使用我們的時間

1.佔據時間的各種要求
  為獲得最低限度的成果,在"經營者"的大部分工作上,都要花一段長的時間。若無法一次用到所需的時間,等於白費。
  "經營者"每天每時都與別人一起工作.
  例如,討論一個部下未來計畫、方向、成果,至少也要一小時。要討論應該做什麼事,為什麼必須做這些事。
  "知識工作者"必須了解他的被期望與為何有如此期望;對活用他的知識成果的人的工作,也要有充份認識

  達成成員間個人關係與工作關係的融洽,需要許多時間。草率容易引起摩擦。
 
  愈多人在一起工作,相互作用花的時間愈來愈長(「管理幅度」原則)
 
  一個健全的人事決定需要很多時間\累積多次經驗才能明瞭

  "體力工作者"的閒暇時間會增多, "知識工作者"會做更長時間的工作,也有更多要求來占他們的時間。

  高的生活水準必須以創新與變革的經濟為前提,這會過度占用"經營者"的時間。(這必然需要長時間的思考)

2.時間診斷
  許多"有效的經營者"做時間的記錄
  時間管理必須有恆,無法一勞永逸
   
  (1)質問自己,若完全不做某事會怎樣呢?
     結果發現,並無什麼影響
     (ex:無數演講、宴會、委員會、董事會)
     若該活動對"經營者"的組織、對"經營者"自己、或該活動針對的組織毫無貢獻時,必須勇敢說『不』!

     研究發現,把他人對"經營者"的時間毅然刪除,不會有什麼不良效果
  (2)這些活動,那些別人來做可做得一樣好或更好?
     『授權』含義錯誤,但我們應從我們的工作清單刪除別人能處理的事情
  (3)"經營者"必須勇敢的問別人:『我做的事,有那些是對你的工作效果毫無貢獻,而浪費你的時間?』
     勿害怕刪減別人對你時間的要求,因為,即使錯誤發生,也能立即予以更正
     過度節制時間的危險,只是一種妄想。

3.消除時間浪費
  "知識工作者", "經營者", 應對管理的拙劣,組織的缺陷引起的時間損失保持關心
  (1)找出週期性的『緊急狀態』,消除它
     應還原為一般事務人員即可控制的日常例行工作
     管理良好的工廠,非常無聊,不會發生任何戲劇化的事情
     在管理良好的組織,戲劇性的事情是在於形成組織未來的基本決定
  (2)人員太多,使人們不為工作的執行,反為『互動』花費愈來愈多時間
     徵候:若"經營者", 需花1/10以上的時間,花費於人際關係問題(糾紛、摩擦、解決地盤爭奪or合作的問題),人已過剩
     偶爾才需要其服務的專家,應留在組織之外
  (3)會議過多
     會議的目的:一個人無法具備特定狀況所需的知識or經驗,必須結合若干人的知識or經驗來應付
     我們應使會議成為例外,不使其成為正常活動
     開會過多表示職位構造不好or組織構成有缺陷;責任分散,資訊未傳到真正需要的人
  (4)資訊機能的不完全

4.合併自由、可隨心所欲運用的時間
  杜拉克舉出一位他所知最善管理時間的"經營者", 他也必須把1/2的時間花在"不甚重要"or"價值可疑但仍必須處理的事情"
  對多數"經營者"來說,真正可支配的自由時間,少於1/4

  組織規模愈大,不為促進其機能及生產,僅為維持組織完整與運用的時間也愈多
 
  合併自由時間有2個方法
  (1)把日常事務(開會、檢討等..)留在每週固定的一天處理
  (2)早上在自己家裡工作一段時間(某"經營者"在上班前在自己書房不受打擾的工作90分鐘,他必須早起,但效果、集中力均良好)

  但合併自由時間的功效,小於『消除不重要事情』
 
  時間是最缺乏的資源,若不能管理時間,就不能管理其他事。
  分析自己的時間,可以最容易、最有系統的分析我們的工作,辦別這些工作中何者真正重要。
 

May 5, 2008

Blizzard

 
1.1 billion, 2700 employees
 
division of Vivendi Games.
 
Vivendi 基本上就是控 Blizzard 與 Sierra 兩家

Top 100 software company

by million
 
1
   Microsoft
37337 8.00% 45494 82% >>
   2
   IBM
18204 8.20% 91424 20% >>
   3
   Oracle
13099 33.70% 16489 79% >>
   4
   SAP
8717 23.60% 12408 70% >>
   5
   HP
4115 47.40% 93103 4% >>
   6
   Symantec
3879 44.80% 3879 100% >>
   7
   Computer Associates
3514 4.70% 3887 90% >>
   8
   Electronic Arts
3216 4.00% 3216 100% >>
   9
   Adobe
2484 25.80% 2577 96% >>
   10
   Nintendo
2418 57.80% 7253 33% >>
   11
   EMC
2343 -8.50% 11155 21% >>
   12
   Autodesk
1676 18.90% 1813 92% >>
   13
   NCR
1643 70.30% 6142 27% >>
   14
   Activision
1568 -3.90% 1568 100% >>
   15
   Cisco
1529 197.50% 30426 5% >>
   16
   SunGard
1483 10.10% 4323 34% >>
   17
   BMC
1405 2.70% 1536 91% >>
   18
   Intuit
1367 7.80% 2237 61% >>
   19
   Cadence
1349 12.10% 1484 91% >>
   20
   Dassault
1271 11.40% 1528 83% >>
   21
   THQ
1112 31.10% 1112 100% >>
   22
   Synopsys
1068 12.70% 1113 96% >>
   23
   Vivendi Universal Games
1061 39.80% 26452 4% >>
   24
   Take 2 Interactive
1050 -10.90% 1050 100% >>
   25
   SAS Institute
950 13.10% 1900 50% >>
26
   Citrix
894 20.60% 1134 79% >>
   27
   BEA
841 14.30% 1385 61% >>
   28
   UGS
800 3.80% 1200 67% >>
   29
   Cognos
785 10.60% 962 82% >>
   30
   Reynolds & Reynolds
744 0.00% 967 77% >>
   31
   Compuware
733 1.40% 1201 61% >>
   32
   Trend Micro
719 8.80% 719 100% >>
   33
   Qualcomm
678 19.80% 7664 9% >>
   34
   Apple
653 14.20% 21601 3% >>
   35
   Novell
649 -24.70% 959 68% >>
   36
   Sage
646 38.90% 1937 33% >>
   37
   Misys
623 0.00% 1590 39% >>
   38
   Infor
600 0.00% 800 75% >>
   39
   McAfee
577 0.00% 987 58% >>
   40
   Business Objects
560 8.50% 1254 45% >>
   41
   Hyperion Solutions
552 12.90% 738 75% >>
   42
   Parametric Technology
517 15.70% 863 60% >>
   43
   Sybase
504 7.90% 876 58% >>
   44
   Fair Isaac
502 0.40% 827 61% >>
   45
   Checkpoint
500 -4.00% 575 87% >>
   46
   Mentor Graphics
487 18.80% 792 61% >>
   47
   Software AG
466 25.60% 637 73% >>
   48
   Intergraph
449 0.00% 577 78% >>
   49
   Philips
442 17.90% 35632 1% >>
   50
   Eclipsys
409 64.30% 428 96% >>
51
   Convergys
387 3.50% 2790 14% >>
   52
   Avid
379 3.60% 479 79% >>
   53
   Open Text
363 16.00% 469 77% >>
   54
   Lawson
345 115.60% 595 58% >>
   55
   Nuance
335 67.50% 424 79% >>
   56
   Tibco
330 16.20% 516 64% >>
   57
   Cegedim Dendrite
327 25.80% 714 46% >>
   58
   Red Hat
323 48.80% 380 85% >>
   59
   ADC Telecommunications
317 9.30% 1266 25% >>
   60
   F5
312 39.30% 416 75% >>
   61
   Cerner
303 18.80% 1378 22% >>
   62
   ACI
297 12.10% 348 85% >>
   63
   GemPlus
291 12.80% 1265 23% >>
   64
   Unit4 Agresso
288 33.30% 547 53% >>
   65
   Aspect
285 0.00% 370 77% >>
   66
   Real
272 30.10% 395 69% >>
   67
   DST Systems
268 9.80% 2236 12% >>
   68
   Progress
267 10.80% 448 60% >>
   69
   Quest
260 0.00% 476 55% >>
   70
   Bentley
259 15.60% 389 67% >>
   71
   Exact
257 16.80% 319 81% >>
   72
   Epicor
250 17.90% 384 65% >>
   73
   Openwave
244 -13.50% 381 64% >>
   74
   Wind River
237 6.80% 284 83% >>
   75
   SPSS
234 11.40% 262 89% >>
76
   Jack Henry & Associates
230 21.10% 614 37% >>
   77
   Serena
226 22.80% 255 89% >>
   78
   Information Builders
225 0.00% 300 75% >>
   79
   Visma
221 33.90% 370 60% >>
   80
   National Instruments
220 15.20% 660 33% >>
   81
   HLTH
220 7.30% 1099 20% >>
   82
   i-Flex Solutions
219 25.10% 414 53% >>
   83
   Hitachi
215 3.90% 85807 0% >>
   84
   Aspen Technology
213 22.40% 307 69% >>
   85
   Kronos
211 8.80% 582 36% >>
   86
   MicroStrategy
211 14.70% 314 67% >>
   87
   Informatica
206 21.90% 325 63% >>
   88
   Sun Micro
203 8.00% 13289 2% >>
   89
   Pitney Bowes
203 16.70% 5730 4% >>
   90
   CSK
200 65.30% 2008 10% >>
   91
   Attachmate
200 0.00% 400 50% >>
   92
   Ansys
196 78.20% 264 74% >>
   93
   Verint
194 0.00% 245 79% >>
   94
   ePlus
192 0.00% 576 33% >>
   95
   Macrovision
191 15.80% 248 77% >>
   96
   QAD
186 6.30% 235 79% >>
   97
   Telelogic
183 41.90% 223 82% >>
   98
   Fiserv
182 5.20% 4544 4% >>
   99
   Web Sense
179 20.10% 179 100% >>
   100
   JDA
178 22.80% 277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