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4, 2019

[fwd]移民為何變虎媽? 學者:焦慮產出的策略

台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研究台、美上百個華人家庭,發現「虎媽」等各型態父母,其實是被全球化社會結構所養成,解構西方對虎媽的文化本質論。專書《撫養全球家庭:教養、移民、階級在台灣與美國》獲中研院第八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撫養全球家庭》研究四類家庭型態,包括台灣及美國第一代華人移民的中產階級、勞動階級家庭,各訪談80、56名家長。
藍佩嘉說,西方看華人有種本質性看法,就是華人是儒家社會,重視父母權威,因此要拚教養。但她從社會學角度解構,發現這些父母其實很異質,除了呈現階級差異,也顯現行動者面對不同歷史情境與社會條件,因不安發展出的對應策略。
藍佩嘉說,有趣的是,在當今台灣,虎媽概念並不特別受歡迎,原因是台灣第一代反思自己童年,想修正傳統教養的方法,因此風行的書都是學習如何愛孩子等,而這是來自西方概念。台灣對移民都浪漫化,認為美國孩子功課壓力不大、會有快樂童年,進而懷有美國夢,其實第一代移民父母壓力並不亞於台灣父母
「文化不是本質,是因應性產生的策略。」藍佩嘉說,她2011、2012年訪談發現,移民父母除擔心下一代面對種族歧視社會,也憂心美國經濟衰退,懷疑孩子未來在哪裡,因此根據自己文化資源、對孩子想像不同等理由,採取不同作法。
她訪談得知,許多移民父母仍把孩子交給美國式文化,希望學會踢足球等;但也愈來愈多移民父母覺得美國有些文化很負面,希望讓孩子重視華人傳統勤奮的價值,讓孩子學中文、進而回亞洲工作,將因華人身分難以升遷管理職等弱勢身分轉成加分。
然而美國人往往覺得這些移民的教養方式很虎媽,藍佩嘉說,藉此書她想讓大家看到華人的教養策略,一方面是華人的結構位置引發焦慮所產出的策略,另一面也像「文化工具箱」理論般,將本有華人文化不斷重組出新的樣貌。
「不要妖魔化、本質化虎媽。」藍佩嘉說,現實中華人這些策略常產生非預期效果,白人會覺得就算是高教育程度華人,都是虎媽養出來,沒個性、自主性,又再度強化虎媽刻板印象。她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幫助各界釐清迷思,也想凸顯文化在全球化中的變化,以及教養在階級中的變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