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一向是台灣最耀眼的一座冠冕。九十年來,不論台灣社會如何變遷,政治經濟如何起落,台大始終是匯聚人才、引領台灣進步的樞紐。在國際社會眼中,台大既是亞洲學術研究的重心,也是一貫堅持學術自由的殿堂。近年來,台大(如同台灣本身)面臨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衝擊,競爭力下滑,昔日的光榮似已褪色;如何回應衝擊,重振台大聲威,正是校內外許多人最關心的事。
一年多前參加校長遴選時,我於是問自己:作為一個校長,除了被動的規劃一些因應策略,我們是否還能有更主動和前瞻的思維?因此,在治校理念的報告中,我提出了「台大2028,邁向創校百年」藍圖,從空間和時間的軸線上,指出兩個主要發展方向:「國際化」與「大學轉型」。
在「國際化」方面,我強調透過更廣泛的深度國際連結,強化台大在亞洲高教市場的優勢地位,以確保台大的國際競爭力,徹底擺脫台大被邊緣化的可能性。「國際化」雖是老生常談,但近年往往名不符實,我們也逐漸喪失了在國際學術場域中的地位。擴張台大的國際連結,確保台大的研究與教學與國際同步,將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如今科技顛覆世界,數據資訊和創意思考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教育沒有理由還停留在過往的舒適圈中,「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作為有九十年光榮傳統的台大,作為持續引領台灣進步的台大,我們不能不重新檢視大學教育的內涵與形式,探索未來教育的各種可能性。推動「大學轉型」,既是創新,更是為了確保台大的研究與教學能與時代同步,在創校百年時仍然能夠領袖群倫。
除了「國際化」與「大學轉型」兩大發展方向,我也期盼為台大的學術生態與學習環境帶來新氣象。老師是台大最重要的資產。台大的學術生態應該更多元,讓老師們潛心追求創新與突破,真正「貢獻於宇宙的精神」,而不是將他們束縛在論文數量的緊身衣中。台大更有責任讓老師們得以安身立命,心無旁騖的倘佯在學術樂土之上。這些都是我對老師們的承諾。
學生代表著台大的未來,更是台灣的希望所繫。我期盼我們的教育,從通識到專業,都能為學生們開啟許多面向國際,面向時代的窗戶。從追求經濟發展的年代走過,我們的學生將不再為工具而學習,而是能體認生命意義,追求創意創新,盡情揮灑心智的有識之士。若能做到這樣,我們方能無愧於台大的先賢前輩。
我母親於 70 年前進入台大工作,一輩子是教務處一位基層職員,直到退休。母親曾一再說:台大照顧我 45 年,我永遠感恩;正因為有台大的照顧,我才能出生於台大醫院,之後順利成長。而我年少荒唐,沒有機會進入台大就讀,這曾使我父母親非常失望。我後來離開美國教職回到台大,勉強算是還了父母的一點兒心願。
回台 25 年後,我竟然有機會出任台大校長。在許多人眼中,或許認為這是學術生涯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但於我個人而言,這個職位還有生命中的另一層意義,就是我此生結緣台大、報恩還願的機會。我視此為我的「一生懸命」,只有全力以赴,絕無反顧。
這個交接典禮得以實現,我要向許多人表達最由衷的謝意。謝謝遴選委員會(尤其是召集人陳維昭校長),台大校務會議的代表們,許許多多台大老師、同學和校友們,以及社會前輩與朋友們,在過去一年來對大學自主的堅定支持。我也要對郭代校長與行政團隊在過去一年的艱困局面下維持校務正常運作,表示最大的敬意與謝忱。我更要謝謝我的家人,他們始終站在我身邊,鼓勵我,也支持我,我才能走到今天。
最後,我想借用美國前總統 LBJ (林登·詹森)的幾句話作為今天講話的結尾:Yesterday is not ours to recover, but tomorrow is ours to win or to
lose. 的確,明天才是我們奮鬥的戰場。傅鐘在前,我將追隨台大過去老校長們的腳步,與台大所有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努力,推動台大持續向前,直達更輝煌的未來。
2019.1.7
陳維昭說,台大校長有其特殊的意義,因為台大有獨特的特性,是國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學,也是系科最完整的綜合大學,幾十年來跟政府、人民攜手合作,為台灣發展而努力,台大跟台灣的發展密切。
台大校長管中閔未來四年校長任內挑戰,恐怕空前劇烈。政治凌駕高教,台大逾一年半沒校長。如何平息政治風波回歸校務,如何突破財務困局,如何借鏡國際頂尖學府進行台大改革,及如何爭聘一流師資提升國際化,帶領台大及台灣高教迎向國際競爭力,將是這位計量經濟學者刻不容緩的要務。
挑戰一:縮短國際落差 提升國際學術競爭力
台大近年國際學術地位備受挑戰,如何重振提升台大國際排名,將是管中閔待解的難題之一。
亞洲高教學生流動提高,各國名校都積極爭取國際生。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台大如何找經費,吸引更多國際師資,對管中閔是很大挑戰。
挑戰二:育才攬才困局 如何吸引優秀生入校
各國頂尖大學都在搶優秀學生,近年高中生出國留學人數加速成長。面對未來菁英紛紛出走,台大如何吸引優秀學生入校、鼓勵不同國籍交換生來台交流,有賴新校長創新思維。
挑戰三:優秀學者被挖 人才出走潮如何止血
國際化浪潮下,亞洲國家投資高教經費增加,大陸、香港給同等級教授的薪資,動輒是台灣的三、五倍,台大近年在招募優秀師資遭遇很大困難,優秀教師頻頻被挖角,掀起教授「出走潮」。
在年金改革的負面效應之下,如何在人才出走止血,同時引進國外大師級的師資來台大任教,新校長責無旁貸。
挑戰四:突破政治顏色 爭取高教經費是挑戰
挑戰五:面對反對聲浪 要展現溝通協調能力
管中閔在教育部前部長葉俊榮不惜丟官「勉予聘任」下上任,面對校內反管師生、各方人馬角力,如何妥善協調、弭平衝突,進而凝聚校內團結共識,讓校園歸於平靜,建立教職員及學生間的信心,是重大挑戰。
管校長如何重新敲響代表台大精神的傅鐘,各界等著看。
台大政治系主任張佑宗說,近年台大正面臨多項嚴峻挑戰,包括研究經費萎縮,大陸高校崛起,人才流失等。希望管中閔發揮財經方面專才,為台大募集充足經費,投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研究團隊,改善教學環境與品質,擴大國際能見度,讓台大能成為真正世界一流的大學。